处罚孩子不是因为绝望,而是因为期许

  今天要谈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,也就是“体罚”。体罚是打孩子,它不只严肃,而且充满矛盾。

  “打在儿身,痛在娘心。”哪个正常的父母会爱打孩子呢?打自己生的、打自己从小搂著抱著带大的宝宝,哪个爸爸妈妈能不心疼?问题是,为什么俗话又说“不打不成器”、“棒下出孝子”?

  打是不是真那么管用?为什么非打不可?这是我们先要思考的。

  飞鱼拔罐真管用

  二○一六年,外号叫“飞鱼”的美国泳将菲尔普斯(Michael Phelps),拿到破纪录的第二十三面奥运金牌。当他到达终点,上半身露出水面,摄影机做大特写的时候,大家除了佩服他、注意他特别长的手臂,还注意到一件事,就是飞鱼身上好多紫色的圆圈。后来才知道那些是菲尔普斯“拔罐”的痕迹,据说就这么一下子,美国针灸拔罐的医生多了好多白人顾客。

  过去像菲尔普斯这样拔罐的痕迹,不知让多少在美国的华人家长遭到误解。

  为什么?因为美国严禁体罚,好多华人孩子被老师发现拔罐和刮痧,青一块、紫一块的印子,立刻报警说家长虐待小孩,事情闹大了!

  妈妈打人,孩子报警

  我有个朋友女儿上小学,老师特别告诉每个孩子,家里人绝对不能打他,如果有,马上报警。非但叮嘱孩子,还给了电话号码,叫小孩记下来。有一天,这朋友的太太跟女儿不高兴,拿起挂衣服的铁丝架子,说要处罚女儿。那才小学五年级的女孩居然一翻白眼,说:“你如果打我,我就报警。”

  妈妈原本只是作势,这下子更火了,真给女儿一下子,抽在屁股上。小丫头立刻哭著去打电话,没几分钟两个员警就到了,把母女二人分在不同房间问话,把我朋友的太太和她女儿都吓到了!

  所幸这是第一次打孩子,事情不严重,没有把孩子带走保护。我后来问那妈妈后不后悔。你猜她怎么答?她居然说不后悔,打得成功极了!因为她以前没打过孩子,以后再也不会打孩子,孩子变得乖多了。我说:“因为打那一下够疼的,打怕了?”那妈妈又一笑说:“因为我们两个人都被员警的大阵仗吓到了,这一吓,真管用!对我和孩子都等于打了一下,所以后来我一冒火,立刻想到那天员警进门的画面,跟著就把火气控制下来了。”

  乍听,这好像是个笑话,但是里面有值得深思的地方。员警为什么那么快,好像抓强盗似地赶到?

  因为怕孩子受到重伤害,很多孩子都因为大人情绪失控,被体罚受重伤,甚至死亡。所以今天谈体罚,先要想,你是在怎样的情绪下体罚孩子?你是没头没脑,不知轻重地狠狠打孩子泄你的心头之气,还是理性地处罚?

  是执法还是出气?

  举个例子,我最近看了两部电影,一个是蒋雯丽导演的《我们天上见》,一个是韩国片《我的野蛮女友》,前面那部片子里的老爷爷,当孙女犯错的时候,会叫孙女去拿戒尺,而且用双手呈给爷爷,准备挨打。后一部电影里,男主角的妈妈没有戒尺,是手边有什么,就用什么打,她正在吸尘,看到儿子回来,就用吸尘器的长柄打,她手上正擀面,就挥起擀面杖追打。

  各位想想,同样是打孩子,这两个有什么不同?

  不同的地方大了!前面老爷爷拿的是“家法”,因为孙女违背家法,所以挨打。老爷爷是在理性的情况下“执法”。

  至于后者,就情绪化了,不问工具、不知轻重,搞不好还不管身体的什么地方,抓住就狠狠地打。那不像是执法,倒像是“出气”。

  挨揍也要心里服气

  进一步想,前面那孙女把戒尺拿给爷爷的时候,小丫头很清楚为什么要挨打,说不定连打几下都心里有数了。后面那个大男孩,虽然也知道为什么妈妈冒火,但是他不会知道挨几下揍,因为他不知道妈妈那天的情绪如何。心情好,打轻一点、意思意思;心情差,狠狠打,连扫帚都能打断。

  现在请问你,如果体罚可以被允许,应该允许前面的爷爷,还是后面的妈吗?如果员警要冲来救小孩,他们是怕前面那样的爷爷执法过当?还是怕后面那妈妈的一时失控?

  知道了这一点,如同我前面几次讲过的,骂孩子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绪,当你要打孩子之前也要问问自己,当时的精神状态如何。

  请不要觉得我危言耸听,要知道多少更年期的妈妈碰上青春期的女儿,多少在办公室受气的爸爸碰上跟自己对著干的儿子,他们的体罚与其说是惩罚,不如说是拿惩罚孩子来发泄自己的情绪。

  “惩罚”是事先约法三章,有规矩可循的处罚。如果你事先已经跟孩子说明白,不准这样那样,孩子也同意,到时候孩子还违反约定,你处罚,甚至体罚,是有因有果,处于“法”;执法的人有限度,孩子也比较会服气。(新加坡的鞭刑就属于这一类。)

  “出气”就不同了!那真得看你当时的情绪,如果你心情不好,下手不知轻重,非但你出气之后可能悔恨,你孩子也容易心里不平。

  爸爸妈妈都是大炸弹

  我们常说“严父慈母”,爸爸多半比较严厉,妈妈多半比较慈祥。但是据我在学生之间做民调,孩子往往更怕妈妈。为什么?因为爸爸的脾气比较摸得透,妈妈的摸不透。举个我自己的例子,有一天我跟儿子接受访问,主持人要刘轩形容一下当他犯错的时候,爸爸妈妈的反应会怎样。

  刘轩没有直著回答,他耸耸肩说:“我爸和我妈都是大炸弹。”

  访问结束,我偷偷问儿子:“老爸这个炸弹比较可怕,还是老妈那个?”刘轩想都没想就说:“当然是老妈!”我问为什么?刘轩说:“老爸的炸弹引线很短,老妈的引线很长。老妈的引线是慢慢燃烧,她一点一点累积怨气,可能哪一天才为一点小事,就爆了。至于老爸的炸弹,引线只一点点,有时候惹老爸不高兴,说错一句话,都可以在心里算著:一!二!三!爆!就爆了!”

  我在前面举了这么多例子,是要说同样的处罚,爸爸跟妈妈可能不一样。爸爸跟孩子的关系比较像朋友,是互相的、是信用的,对就是对、错就是错,成绩不好就要冒火,说好的没兑现就要问罪,那是执法,常失之于死板。

  妈妈不一样,因为孩子是从她肚子生出来,起初她可能舍不得骂、舍不得打,孩子上学之后跟人比,又会恨铁不成钢。加上妈妈常有个潜在的心理,就是孩子由她管,她得对丈夫交代,造成妈妈莫名地焦虑,如果累积在心里,比较容易情绪化。

  男女双打先要默契

  既然爸爸跟妈妈的情绪不一定同步,就应该利用这一点彼此约束。也可以说一个扮黑脸、一个扮白脸。当其中一位反应过当、处分过重的时候,另一位应该出来缓解,避免失控。

  只是这缓解大有学问,如果常常都是同一个人打骂,另一个人出来缓颊,孩子会有恃无恐,甚至利用大人间的矛盾,在当中钻漏洞。

  还有个状况,是当一个人处罚孩子的时候,如果另一人硬是插手进来,很可能非但不能让前者息怒,还勾起更大的火气,搞不好把责任推给另一半,造成更大的冲突。

  除非因为孩子犯了严重的错误,父母二人如果一起处罚孩子,完全不留馀地,不能转圜,也不妥当。《孙子兵法》说“围师必阙”,意思是把敌人围起来,但是留个缺口,让敌人从那里逃,免得做困兽之斗。同样道理,爸爸妈妈处罚孩子,就算同一口径,也应该给孩子留些馀地、留点希望,不能让孩子无路可退。就算重重地打骂了,也应该接著把火气放下来,跟孩子冷静地谈下一步路该怎么走、错要怎么改。

  处罚不是因为绝望,而是因为期许!

  处罚的下一步,是让孩子汲取教训、改过向善、重新来过。
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peixuntoutiao.com/jiaoyu/126.html

温馨提示:创业有风险,投资须谨慎!编辑声明:培训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,转载务必注明来源,部分内容来源用户上传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不可作为直接的消费指导与投资建议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-mail:1074976040@qq.com,我们将立即处理。

guanggao
网友 相关阅读
网友 精选新闻